詳細介紹
避難所醫療救護站依托條件較好的綜合醫院,急救分為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院前急救由急救通訊設備、急救車輛、急救醫療設備、急救藥品和相應的急救人員組成,能夠單獨完成院前急救任務.院內急救依托醫療機構急診等相應科室進行救治.
避難所醫療救護站工程建筑設計要點
1、工程選址
人防醫療工程應根據城市的人防工程規劃以及地面建筑規劃,地上地下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宜設置在交通方便且地面開闊的地方。考慮到人防醫療工程的性要求戰時中心醫院宜配建在三甲類綜合醫院規劃用地內,可以起到合理使用醫療設備,充分發揮醫療設施的作用,滿足對傷員進行較完善的醫療處理和專科治療的要求。戰時急救醫院宜配建在市轄區級醫院或專科醫院規劃用地內,滿足對傷員進行早期治療的要求。戰爭時期在大規模空襲之后,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傷員急待搶救和治療,作為戰時緊急救治傷員的場所,救護站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大量傷員進行分類、診治和護理。救護站宜結合城市社區醫院、衛生院的規劃根據城市戰時留城人口的分布情況合理布局。
2、區域劃分
1)第一密閉區設置
第一密閉區設在第一防毒通道與清潔區之間,由分類急救部、第二防毒通道和洗消間組成。分類急救部包括分類廳、急救觀察室、診療室、污物間、廁所和盥洗室等。放射性沾染劑量探測、局部洗消、處置、更換敷料等補充急救和應急處理的場所。
2)第二密閉區設置
第二密閉區位于第一密閉區之后,屬于清潔區,第一密閉區與第二密閉區通過第二防毒通道和洗消間連通,人員通過第二防毒通道進入清潔區,設有醫技部、手術部、護理單元和保障用房等。
3、出入口和洗消設計
避難所醫療救護站工程根據其規模等級不同對出入口數量的要求也不同。中心醫院至少設置3個出入口,且其中至少有2個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作為戰時第一、第二主要出入口。戰時第一主要出入口設計時應按通行設計采用坡道式,且宜按通行救護車設計。急救醫院和救護站至少設置2個出入口,且其中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作為戰時主要出入口。戰時第一主要出入口應按通行設計,宜采用坡道式。
人防出入口不僅要防止常規打擊,還要防止化學放射性沾染的侵入,需在主要出入口設置防毒通道。防毒通道最主要的防毒措施是通過洗消作用降低毒劑及其他放射性毒劑沾染的濃度,在防毒通道處設置洗消間進行人員洗消。防毒通道只能降低染毒空氣濃度,阻止染毒空氣進入密閉區,但人員皮膚上的毒劑和放射性灰塵只能靠消毒劑和水沖洗進行去除。人員皮膚染毒后,應立即用相應的皮膚消毒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產品咨詢